Ptuj.jpg

普圖伊 ( Ptuj ) 的古城風景


 我們總以為,觀光是一種外地人到當地旅遊的行為,殊不知在當地人眼中,我們也許是被觀光的一群人呢。

 在歐洲一些東方人 ( 或台灣人 ) 較少出沒的地區,總能遇見幾種情況:有時是直接被當成日本人,一股腦地被猛喊:「空你幾哇!」,有時是在餐廳用餐時得到服務生特別的「關切」;要不就是提起台灣時,對方歪著頭心想:「TaiwanThailand??」的表情。即使在觀光客多的地方,也能遇到被求知慾旺盛的在地人們問東問西的有趣經歷呢。

 我旅行過的國家中,台灣遊客較少的斯洛文尼亞是最明顯的例子。從匈牙利搭火車抵達東北古城普圖伊 ( Ptuj ) ,度過斯國的頭兩天。傍晚,我帶著相機隨意遊走市中心,趁著天色未暗想拍下黃昏的市政廳,大約五人的青少年見狀像是正無聊到極點終於找到樂子似地大喊 “Mitsubishi! Mitsubishi!” 瞧瞧周圍,空曠的廣場就我一個東方人,想也知道他們是衝著我來的。我起先充耳不聞,故作鎮定地繼續拍,他們竟變本加厲地跑到我旁邊改喊 “Japanese! Japanese!”,搞得我拍照興致全消,轉頭瞪著他們回喊 “I'm not Japanese!” 後即氣沖沖調頭離去,留下那幾聲捉弄人後的訕笑。後來想想我實在太蠢了,幹嘛要跟他們動氣呢?看來我的修養還不夠哪。

      同樣在普圖伊和另一個斯國大城馬里博 ( Maribor ),則是遇到「博物館為我而開」的情景;對於斯洛文尼亞仍感陌生的當時,我想或許從參觀當地博物館是了解當地文化的入門方式吧。這兩座城市本來就非很熱門的觀光地點,加上尚未進入旅遊旺季的五月,於是乎在普圖伊的城堡博物館,館員熱心地指點我參觀路線 ( 真的不是我自我感覺良好,就沒看見他對其他遊客這麼熱心 ),而在馬里博的地方博物館,更是直接由館員帶領我導覽說明的「特殊待遇」,最後還忽然感嘆地說:「大多數的外國遊客來歐洲,只會在斯洛文尼亞,待兩三天我們的國家很小。」惹得我也不禁回答:「台灣也很小啊。」這兩個經歷,比起前一段的青少年圍剿當然是「有氣質」多了,雖然剛走進博物館時,館員也似乎都一副:「妳來幹嘛?」的驚訝表情...

Porto10.jpg   

波爾圖 ( Porto ),看人也被看

 不過啊,即使場景換到遊客多的地區,也是發生過類似的情景。義大利,觀光客夠多了吧?!每年每年,全世界的遊客湧入義大利各個角落,分享著用不完的陽光,分食著豐饒的佳餚美酒。東岸渡假城市里米尼 ( Rimini ) 街頭,三個年紀不過十八歲的小夥子走來向我用義大利語問路,我也算是流暢地回答他們,等到分別了一會兒遲鈍的我才想到,咦,他們身上既沒行李也沒地圖,連一般外出用的包包都沒有,而且原本坐在路邊聊天,看到我才跑來問路,一點都不像正在找路的遊客;就算他們是真的迷路了,幹嘛還問明顯就是外地人的我啊?

 德國前往羅騰堡( Rothenburg ob der Tauber ) 的火車上,隔壁座位的德國太太向我問起我台灣的種種,當場學上幾句中文,好像場景其實是台灣的區間火車,一個外地人正打聽哪裡好玩似地。葡萄牙波爾圖的小酒館裡,喜愛旅行的店員百年難得一見台灣人似地不停問起台北101要逛啥啊?台灣的物價如何呢?什麼道地美食不可錯過等等;還有露天咖啡館前來搭訕的阿伯一面看著我的東方臉孔,一面想像著 Formosa這個遙遠又古老的名詞,總能讓我有時空和身分對調的錯覺。相較之下,匈牙利人還是比較內向的,即使他們的眼神充滿好奇,也不會直接攀談;巴拉頓湖畔花園城市西歐佛克 ( Siófok ) 的公園裡,年輕女孩騎著自行車經過我好幾趟,瞥了我好幾眼後,終於也只是鼓起勇氣 (?) 向我喊了聲匈牙利的招呼語:Szia!!

 旅途中,當我們觀察異文化的種種時,也常忘了其實我們也是被觀察的一群。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機會做做國民外交,來場文化交流,感覺也是很棒的喲!而且啊,仔細回想起來,我們在台灣好像也曾對外國人有意無意多投注了些許眼神,對吧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ome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